必威体育NBA赛事_betway必威中文_必威体育网址

中方统计显示,去年1月至11月,中瑞贸易额达135.5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1%。如今,新能源领域已逐渐进入“后补贴时代”,车企间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想象。但应看到,通过制度约束“限制转会”不是治本之策。
您现在的位置:虞城县高级中学 >> 虞高校报>> 第0113期>> 正文内容

高三物理复习之我见

文章来源:ycgzb 作者:黄聚光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03日 点击数: 字体:
    一、时间安排
    第一轮到2010年3月上旬。第二轮到2010年4月底。第三轮到2010年5月底。
    二、研究考纲和近年来命题出现以下几个特点:
    1、基础知识的考察呈现两个特点:⑴重点基础知识考察呈现隐蔽性、新颖化趋势。对考生所熟悉与掌握的基础知识进行考察时注重细节和规律,同时又具有隐蔽性。⑵基础知识考察的“边缘化”。所谓“边缘化”是指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教材中一直没考过的内容可能考察,打擦边球。高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全面的,在复习中不可忽视任何一个知识点。
    2、物理规律与图象知识结合较多。理综卷中,有二至三道图象的题,考察重点在于理解、应用图象的能力以及根据物理规律绘制图象的能力。考生所表现的问题主要是物理量方向与坐标正负关系弄不太清楚,还有曲线的线性和非线形问题也不太清楚。
    3、“n”的频繁出现。近年高考计算题中多次出现“n”次的现象,09年计算题第26题与n次弹性碰撞有关,07年计算题第24题与n次弹性碰撞有关,06年理综ⅱ卷计算题与n次圆周相联系、06年理综ⅰ卷中涉及n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等(锡箔纸揉成的导电小球在两金属板间的运动)。由统计可知06年六套理综试卷中有三套试卷中的计算分析题与“n”有关。总的来说,“n”的情况有以下几种: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或前n项和、奇偶次相间交替出现、一般数列等,这就要求我们分析问题要注重整体性、规律性,考生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确定通项公式,同时数学计算也容易出现错误。
    我们通过研究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在复习中更好地把握尺度,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物理复习建议
    1、第一轮复习是基础复习。这一轮复习是最重要的,所需要时间最长,目的就是夯实“双基”。它以教材上的章节为顺序进行复习。在这一阶段的复习中,教师要做到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对于每个章节的知识点和要求的能力除了明确地向学生讲清外,还要配备一定量的例题引导、帮助学生(注意,这些例题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学生思考、分析,然后归纳、总结,而不是一味地讲解),同时还要有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从中领悟,以期达到预定的目标。此过程中,不要疏忽基础题,以中档难度的题为主体。对于每个章节的复习,不要孤立地进行复习,要采取“滚雪球”的方法进行复习,也就是后面的复习要将前面的内容有意识地结合起来,将前面发生的问题在后面的复习中再度有意识地重复,这样可以避免前面复习内容的遗忘。学生是复习的主体,所有的手段和目的都在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提高,所以在这一阶段,对于学生来讲是一段黄金时光,充分利用这一阶段时间以弥补以前知识上的缺陷或能力的不足。在这段时间内,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内容应该通读一遍(每章节进行复习开始),对于教师提出的例题,要认真思考与这部分知识的联系,思考例题中的所求的物理量与已知物理量通过这章节的知识如何联系起来建立关系式,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思考本例题有那些解法,这些解法中那种方法是最简捷的,为什么是最简捷的(这一定是有着内存联系的)。一定要做到一题一议,要达到每做一题,都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从而对这部分知识达到理解、掌握的程度。一般情况下,每一章都应有一套检测题,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以便在以后的复习中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措施进行补救。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引起注意,特别典型的错误,要分析透彻,要将错误一点一点地“撕碎”,使学生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也就是要抓到“点子”上。学生的解题技巧可能比教师强,学生的错误也可能很奇特,这两种类型都要引起教师的足够注意。从教师来讲,要围绕学生思考问题,从学生讲,要从自身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搞好第一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一定要扎实,不能寄希望于以后的复习。这一轮复习是为高考过线奠定基础的复习。第一轮的复习时间一般应在高考前的3月上旬结束。
    2、第二轮复习是专题讲座形式。将力学、电学、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对于实验部分,可放在专题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章节来复习)等部分分成几个专题进行小型的综合训练。另外对于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进行一些归纳。这一轮复习的目的是提高综合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复习时要将教材部分进行有机的结合,有一些题能将很多知识点包含在内,但它又不能在那一章内单独出现,对于这些典型的题要让学生进行分析,思考这类题的思路和解法。有些题若是在某一章节出现时,可能学生还能解答,一旦到了综合训练,就不知道该从什么途径进行求解,这就需要教师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如在力学这部分的第二轮复习中,所选例题涉及的物理量或物理现象一定要围绕这些物理量或物理现象充分地去发掘学生的知识面及与此相关的内容。比如一道题中要求物体运动的速度,那么在高中物理中与速度相关的内容有:匀变速运动中可以求速度;匀速圆周运动和简谐运动中也可以求速度,动能定理可以求速度;动量定理可以求速度;能量守恒及动量守恒还可以求速度……,在这些求速度的方法中所要求的适用的条件不完全相同,那么与题设条件相吻合的求速度的途径就可以由你的比较和分析后来确定最佳方案了。在电学中,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试题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一道大题,而且难度也偏大,这类题由于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是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一个简捷的解题过程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第二轮复习中对方法和规律进行有机的渗透、归纳、总结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这一个过程抓得好,能使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能有高屋建瓴的感觉。适时地举行专题讲座,开展课外阅读,扩大视野,关注社会热点,注重学科交流。随着高考考查知识范围的逐步拓展,高考物理试题,对中学生而言,可能是全新的物理知识情景,但这些情景经模型简化后仍落脚于高中课本知识,如09年全国理综24题,07年北京理综卷的23题的环保汽车,07天津理综卷的25题离子推进器等,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科学发展的新动向。
    3、第三轮复习是综合训练。第三轮复习也就是高考前的冲刺训练。这类训练的目的是适应性的考试,也就是相当于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赛。在前面的二轮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对物理这一学科的知识全面性,完整性,而在第三轮的综合训练中,教师除了根据综合训练的特点出几套综合性的试题外,教师在对于近年来的高考题进行认真地研究、分析试题的走向,对能力的要求,重点考查的内容后,还可以把自己对今年的高考可能出现的内容组织一些相应的试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在总复习基本结束,学生即将步入考场的关键时刻,采取这种措施是对的,因为在前两轮复习中,全面而整体复习的基础上,注入个人的一些侧重点,是不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成绩,若是某些方面对了,对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大有好处的。
    以上是高三三轮复习的基本安排,在这三轮复习中需要注意的共同点是:
    (1)要重视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认识的深化。高考的目标是要选拔优秀的中学毕业生到高等学校深造,录取的考生应该掌握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学科能力,具备深造的潜能。因此高考命题要以大纲规定的知识内容为载体,以考查学科的五种能力立意。在2009年的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各份试卷中,它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覆盖了力、热、电、光、原等部分中的主干知识,如牛顿定律。以知识内容为载体,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考查了学生的学科能力,学生的能力是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现的。物理复习要对概念、规律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复习,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复习概念、规律和方法不只是记住概念、规律的条文,而是要重在理解,重在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认识的深化。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在运用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过程中,深化对于概念、规律和方法的认识。对于物理概念和规律不仅要知道它们的含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更重要的是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断深化对它们的认识。做习题就是运用概念、规律的过程,通过运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和规律是高三复习的基本内容。
    ②通过对相关或相近的概念、规律的比较,深化了对概念、规律的认识。物理学中有许多概念和规律是相关的或相近的,平时的学习是一个一个概念、规律,通过比较来深入理解它们。例如,电场与磁场,从场的观念和研究方法、场的描述、带电粒子在场中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等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可以是使我们对电场与磁场的认识更深入。
    ③要重视概念、规律的系统化和概括化。我们学过了许多的概念、规律,这些概念、规律储存在头脑中,不是杂乱无障的堆砌,而是有规律的,系统化和概括化就是指按照概念、规律之间的关系,储存在头脑中,形成网络式的结构。概念、规律的系统化、概括化是建立在对于概念、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概括化、系统化的程度越高,对于概念和规律的认识越深入,运用起来也越自如。如物理图像,力学中位移-时间图像、速度-时间图象、加速度随外力变化的图象、加速度跟质量关系的图象、振动图象、波的图象等等,要把它们概括起来认识,认识它们共同的东西。掌握物理图象,首先,要把图象、图象表达的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具体的物理情景联系起来,这才能真正理解物理图象。第二,要认识图象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具有的物理意义,认识图象表达的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第三,有的图线下所围的面积还具有物理意义。
    (2)要抓基本物理图景的复习,掌握由题意而解读生出的物理图景。物理高考的试题设计,在考查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对于具体问题的物理情景的认识。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对于题目的物理情景的认识上,综合题也就是将多个基本物理图景综合在一个具体问题上,对于考生的要求,就是能够对于给出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找出其重要作用的因素及相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基本物理图景的组合,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基本物理图景是指对高中物理的某一单元中的物理事实的认识,例如力和运动关系的基本图景,是“牛顿定律”单元的中心,它是在理解力、质量和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运用牛顿三个定律,对于物体受力与运动的关系认识,从而能够根据物体受力和开始运动的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高三复习时,要抓住基本物理图景的复习,以基本物理图景为中心,认识相关的概念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审题技能的训练,认识具体问题物理图景。
    (3)突出学科特点,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是物理学科的特点。今年的实验题目是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编制的,有的题目考查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有的题目要求学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这些题目的设计既体现了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查,又不脱离当前中学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实际。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认真加强实验能力的培养,对于高三物理复习是重要的一环。高考物理实验的复习应该把握住三个方面:
    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技能。这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①要求知识有效数字的概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量的结果。②会正确使用基本仪器。考试说明中规定了要求正确使用的十三种仪器,对于这些仪器都要做到知道它们的构造原理、主要参数、使用方法和测量读数。③会处理实验数据。在中学阶段主要是会用多次测量取平均的方法来减少实验的误差;会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
    其次,要认真地复习“知道内容表”所列的基本实验。基本实验的复习应该采取如下的基本模式:从实验目的出发,认识实验原理。理解实验方法,包括:实验装置、控制条件、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会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论。这里特别强调的是根据目的、原理去理解实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才会运用学过的物理原理和方法去处理跟实验有关的问题。
    第三,学会设计简单的方案并处理相关的实验问题。这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较高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实验方法和仪器,解决实验的有关问题。实验能力的培养不只是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对于实验的理解,必须重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原理和实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的理解,进而达到能够灵活运用学过的自然科学理论和实验方法解决相关的问题,通过物理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一个物理教师,首先是要明确物理学科的位置,在理科综合中,物理试题只有13道题,命题的原则应该是尽可能地多考查一些知识点,还要考查一定的能力。13道题,如何也涵盖不了整个高中物理的内容?那么主要考查高中物理的核心知识。高中物理的核心是“力与运动”,也是历年来高考的重要内容(大家可以看看历年来物理高考试题的分布,重心是不是“力与运动”),其它内容需要考查的绝大部分也只能是涉及到而不可能加大难度(这也意味着是基础题),热学、波动(包括振动)、光学、原子物理往往都是一道选择题,这些选择题只要扣住这几部分内容的要点,往往就能得分,我们在复习中为什么不大刀阔斧地进行简化而减轻学生的负担呢?作为教师,为了防止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而在每个角角落落都要想法出计算题进行复习、考查,耗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在复习中做过多少无用功。教师在复习时应站在高考试题的命题者的视角来看待复习,就应明白一个道理:在每个章节,要扣住的知识点、结构和试题的特点,抓住处理试题的方法或途径,使学生对每个章节有个整体的把握。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归纳、建模、想像、发散思维、应用、创新等能力。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论高考怎样考,老师怎样教,双方都是围绕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做文章。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我们的考和教都应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希望各位同行都为取得2010年高考物理学科的最佳成绩而出谋划策。以上所讲,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2010年寒假自我保护提示[ 03-03 ]
下一篇:天地一沙鸥[ 03-03 ]
网站地图 | 资源合作 | 隐私说明 | 联系我们 |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