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中学地理教育的“断层”现象

一、学生知识结构存在巨大断层——区域地理基础差,系统地理成为“空中楼阁”
高中地理主要讲系统地理知识,即构成地理学框架的几个支柱,如天文学、大气运动学、海洋学、地质地貌学、人口学、文化地理学、工业农业城市交通的区位分析、城市和旅游规划等等,并辅之以地理学所独有的整体性、规律性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教育。每一单元都自成体系。但是,系统地理要以区域地理为基础,要介绍区域地理的案例。高考题更多的是以区域地理为切入点,落脚到考察系统地理,甚至是政治、历史等文综知识点。区域地理属于初中地理教学范畴,分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内容很多,大多为识记性的知识。高中学生区域地理基础普遍较薄弱,学习高中地理相当困难。
二、地理教师知识结构有断层——理科专业出身教文科课程
中学地理教育中有个怪现象,地理课程在中学属于文科教材,而在大学则属于理科专业。许多大学地理系的学生在中学甚至没有学过地理,因此,区域地理知识十分贫乏。我省一般师范类院校甚至不设地理教育专业,加上前几年地理教师的大量流失,致使中学地理师资严重匮乏,高中尚不能满足需要,乡村初中九成以上地理教师为非科班出身。而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初、高级中学并不重视地理教师的再培养,针对地理教师的先天不足进行弥补,因而中学地理教师中知识结构不完善的现象相当普遍。
三、我省考试制度的断层现象——高考强调地理,中考忽视地理
我省高考从2000年恢复地理至今,已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学生和社会对地理教育的错误认识。但是由于中招考试改革没有及时跟上,中招考试内容依然没有地理,学生在初中时不重视地理,到了高中再学习地理就异常吃力。这也是地理教育在初中和高中之间出现脱节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地理学科的任务和作用与地理教育的现状极不相称,我省的地理教育亟待改革。身为地理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大力呼吁的同时,也应努力通过教研教改扭转地理教育的被动局面,极力填补学生和教师中存在的断层空间。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03-13 ]
下一篇:随 笔[ 03-13 ]